图片新闻
-
刘伟平调研广州分院及华南植物园等研究机构
5月19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调研中科院广州分院及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植物园、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并与调研单位班子成员、科研骨干就党建工作、干部人才工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的“三个面向” 、 “四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进行了座谈交流。中科院人事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刘伟平指出,院属研究所的党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摸准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力求解决党建工作不适应、效果不彰显方面措施更加具体化。 5月19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调研中科院广州分院及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植物园、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并与调研单位班子成员、科研骨干就党建工作、干部人才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进行了座谈交流。中科院人事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刘伟平要求广州分院系统各单位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和中科院党组提出的“率先行动”计划要求对标,找准落实举措,用党建工作成效凝心聚力,确保取得科技创新的预期成效,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刘伟平指出,院属研究所的党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摸准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力求解决党建工作不适应、效果不彰显方面措施更加具体化;要坚持破题指向,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理清加强研究所党建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要坚持加强取向,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洁从业建设方面整体谋划,形成氛围和合力,通过调整与科研攻关工作不适应的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得党建工作的成效彰显在党员科研人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服务和保障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目标。各基层党组织要努力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优化党组织成员结构,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刘伟平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发挥中科院聚集人才的优势,围绕创新链加强人才链的健全完善工作,落实人才培养引进的政策,切合实际地做好研究所选人、引人和育人工作,着力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力量,使更多科研成果保持领跑或并跑地位,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刘伟平指出,要加强廉洁从业建设,坚守廉洁从业准则。分院及各所的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纪检部门要认真执行监督执纪,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要抓早抓小、从严从实,保障科研中心任务圆满完成。
——转发自广州分院网站(部分修改)
广州分院座谈会现场
调研华南植物园
-
院部共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并签署生物多样性观测合作协议
4月27-28日,中国科学院和环境保护部共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工作会议暨生物多样性观测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中科院张亚平副院长和环保部黄润秋副部长出席讲话并签署合作协议。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树木园)建立时, 17320亩国有林场土地划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手续完备,国家的有关文件也明确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办理土地使用证或森林权证。为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整体水平,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月27-28日,中国科学院和环境保护部共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工作会议暨生物多样性观测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中科院张亚平副院长和环保部黄润秋副部长出席讲话并签署合作协议。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隶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对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六十年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重视并长期坚持就地保护,积极开展监测与研究,在资源管护、科普教育、社区共管、生态旅游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15篇具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为我国的环境外交提供了重要支撑,多次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单位。2013年4月,中科院和环境保护部在北京签署《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部共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议书》,力争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打造成国际引领的示范性保护区。
共建三年来,双方围绕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中科院发挥科研技术及人才优势,环境保护部发挥规划政策和资源优势,共同完善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各项制度,包括定期会议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定期评估制度、定期报告制度以及规划计划审批制度,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模式的一次大创新;同时,双方健全了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共同推进了5项能力建设项目,显著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张亚平副院长和黄润秋副部长实地检查了管护站点和科研设施,亲切慰问了野外工作的管护和科研人员,并高度肯定了鼎湖山自然保护的管护和科研水平,并就下一步共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科院和环保部在全国生态环境变化评估、生物名录编制、外来种入侵名录等方面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重大工程的落实,推动建设和完善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解决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有效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新签订协议共同就全国的生物多样性观测开展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要加强部院联络,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观测方案,建立观测平台,开展常态化观测,实现数据共享,发布观测报告,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和公众教育,推动生物多样性观测相关基础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水平。
在签字协议之后,部院双方召开了自然保护区调研座谈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鲁修禄厅长介绍了广东省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有关建议,来自广东省的11个自然保护区负责同志介绍了各自保护区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后张亚平副院长和黄润秋副部长在对各保护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回应,并就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张亚平副院长建议各保护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在保护和管理中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国内外合作。黄润秋副部长指在,各保护区在困难的情况下将保护区保护下来了就非常不容易,大家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区工作的指示精神,解决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保护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和地位;他还要求有关部门对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研究,加强监管工作,促进全国保护区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参加签字仪式和调研的还有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柏成寿副司长和规划财务司王卫副巡视员,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鲁修禄厅长,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严庆局长和段子渊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秦伟院长和杨建华副院长以及广东肇庆市人民政府江森源副市长和陈宜群副市长。
张亚平副院长(左2)和黄润秋副部长(左3)实地检查科研设施
共建工作会议现场
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发言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鼎湖山保护区情况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讲话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讲话
签署合作协议
揭牌仪式
合影
附:
共建国内一流示范性自然保护区
一、历史与成就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鼎湖山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50多年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科研平台的作用,以科学理论和科研成果作为保护区发展的理论依据,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建设和管理,为生物圈保护区概念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自然保护、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1、致力长期监测研究,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监测工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自然保护成效,指导保护区建设的基本依据。鼎湖山保护区从创办之日起,就建立了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基础设施。 1978年,在区内建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979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BA)”的自然保护区和定位研究站;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确认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0多个国内外的研究项目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研究。1991年鼎湖山保护区与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合作,率先参照国际标准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2005年设立了20公顷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成为全国第一批加入大样地建设行列的自然保护区,现已纳入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并与全球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TFS同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此外,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建立和发展动态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鼎湖山保护区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以后,除 “水土气生”的常规监测外,对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响应机制开展研究,在完整的监测数据基础上,剖析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其形成机制。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模拟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等方面成效显现。
截至2012年,以鼎湖山为研究基地的学术论文有100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了多篇重量级论文。其中反映成熟森林土壤积累有机碳的重大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展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研究成果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已出版九集,还出版了多部研究专著。
2、活动与教育相辅,打造特色科普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鼎湖山保护区逐渐摆脱旧的传统模式,从“跟着学”发展到“想着做”,充分发挥园区特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开展特色科普,形成了广东省生态游和环境教育的新亮点,每年接待学生达2万余人次。
鼎湖山每年举办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未来”、“气象常规观测与记录”、“土壤动物调查”等大型特色科普活动。保护区推出的“西溪野外科普教育径”,沿途可直观南亚热带不同类型的森林结构,探赏珍奇的自然景观。他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学生参与科学考察,开展小型科学实验;科技人员走进校园作科普讲座,指导师生开展建设绿色校园活动。鼎湖山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创办形式多样的科教游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与评选“绿色环保天使”活动;针对老年游客开展“植物与健康”系列知识讲座;针对普通家庭开展“森林、水、人类”、“流动的世界”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游客的积极参与,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赞赏。
鼎湖山保护区已成为全国20多所大学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获评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被广东省命名为“环境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生物科技考察基地”等。
3、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鼎湖山林绿、气新、水清,著名的佛教圣地和厚重的岭南文化积淀于此。鼎湖山保护区抓住这一优势,致力于生态旅游开发,在全国起到了“龙头”和 “杠杆”作用,不仅改变了保护区周边城镇的传统产业结构,也激活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中国“生态游”概念从鼎湖山起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澳大利亚合作率先开展生态旅游研究,举办全国首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培训班,推出的“空气负离子”、 “森林浴”、“森林物语”等生态旅游新概念和实践活动,成为全国各类保护区学习模式和样板,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旅游景点强势推介的旅游名片。
鼎湖山生态旅游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鼎湖山所在的鼎湖区过去以单一的水稻种植为主,随着鼎湖山生态旅游的兴起,目前已发展集蔬菜、水果、水产养殖、旅游食品及加工为一体的多项产业。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鼎湖山的优质水为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兴建了4家饮用水厂。鼎湖山周边建起了几十家宾馆酒店、农副特产专卖店等旅游服务设施,每年为地方增收逾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从根本上改变了鼎湖山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鼎湖山生态游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鼎湖山生态旅游已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依托,肇庆市获得了国家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由此推动、加快了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当地房地产业发展,以鼎湖山风景区为背景,建设住宅小区和各类服务中心20多个,加快了村镇经济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生存与机遇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走过50多年的辉煌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逐步规范,政策、法规的日益健全,隶属中科院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无法纳入国家及地方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不仅相关的政策、法规无法贯彻落实,长期困扰鼎湖山保护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而这些因素已成为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瓶颈。
1、保护区森林执法困难
森林公安作为公安机关派驻林业部门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林业建设和改革顺利进行的重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设立森林派出所。但按现行林业执法管理体制,必须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森林公安等部门审批同意,才能设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执法机构。但一方面,由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隶属于国家和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中国科学院不属于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森林执法授予权。
为此,多年来,华南植物园虽与广东省林业局、肇庆市林业局,以及广东省公安厅等多次沟通、协调,但由于行政管理体系的原因,保护区森林派出所始终没法建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执法能力的“缺失”,给依法有效保护和管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带来了巨大压力。
2、土地森林使用权证的尴尬
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树木园)建立时,17320亩国有林场土地划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手续完备,国家的有关文件也明确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办理土地使用证或森林权证。但虽经不懈努力,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无法取得土地使用证或森林权证。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在没有知会中国科学院的情况下,单方面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作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并上报国家城建部批准,成为首批风景名胜区,导致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面积重叠,致使办理土地使用证或森林权证问题复杂化;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证或森林权证,须经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但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考虑,以及问题的复杂性,不予支持,同时建议将问题搁置,因而“两证”也无法办理。
无法取得“两证”,致使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遇到重重困难,目前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科研办公、科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3、能力建设与政策经费问题
2010年,由国家环保部牵头,组织国家七部委对全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专家组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评估意见认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执法能力、土地使用证、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支持渠道等方面严重滞后,或不足,发展不平衡。因此,鼎湖山与同类自然保护区比较,综合得分不高。
由于行政管理体系,国家及有关部委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无法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得到贯彻落实,同时也无法获得国家和地方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的专项经费支持。
鼎湖山作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尽管她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尽管她为国家科研和地方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日积月累的系列瓶颈问题却在渐渐磨灭着她的绿色活力,特别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管理手段、监测技术、科学研究、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开始逐渐拉大差距。种种现实诉求让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再一次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部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为了谋求发展,改变被动生存局面,携手合作共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三、目标与前景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心已由面积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水平的提升,注重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功能,是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势在必行。在现行体制下,通过院部共建,充分发挥国家环保部作为自然保护区综合主管部门的行政和管理优势,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探索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创新管理和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环保部经过多次协调与磋商,终于达成共识,于2013年4月13日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并确定共建的主要任务:一是创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探索新的自然保护措施和途径;二是加大保护区能力建设,提高资源管护、科研监测、火控监督、科普教育水平;三是开展管理政策研究,在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方面摸索新路;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借鉴先进技术和方法。
此次院部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从根本上解决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执法难”、“权证难”、“户口难”、“资金难”的四大发展制约瓶颈,院部共建将对保护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垂直管理”变为“院部共管”。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实行双重业务管理,即中国科学院和环境保护部均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持不变,其人员编制、日常管理、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等仍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国家环境保护部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纳入环保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统一管理,并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在能力建设、科研立项、国际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从“独自面对”变为“共同担当”。中国科学院和环境保护部将会共同负责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审批、示范保护区的建设,以及协调省、市地方关系,共同推动制约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重大瓶颈问题的解决。中国科学院和环境保护部将在各自管理系统内,根据职能划分,分别指定相应的职能部门,作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对口管理和协调部门。同时,双方也将共同分享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科普教育、平台建设、促进社区发展,以及双方共建所取得的成果。
结 束 语
通过院部合作共建,将进一步加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活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部的各自优势,携手创新、互补共赢,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水平,同时具有国际水准的示范型自然保护区,为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整体水平,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
张亚平副院长调研华南植物园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在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副局长段子渊等陪同下到华南植物园调研。调研期间,张亚平与园领导班子、研究中心负责人、课题组长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进行了座谈。张亚平要求华南植物园要围绕三个重点突破,制订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考评机制,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完善重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围绕激励机制,调配有限的资源引导学科布局和技术集成体系建设,推动重大成果产出。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在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副局长段子渊等陪同下到华南植物园调研。调研期间,张亚平与园领导班子、研究中心负责人、课题组长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做了工作进展报告,简要回顾了近5年来植物园在重点科学项目及代表成果、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引进与培养、物种保护和科普教育、院地合作、党建及创新文化等方面工作进展;重点就“十三五”规划的进展情况以及三个重大突破目标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进行了详细汇报,并阐述了关于“三园两所”的思考。随后,周国逸、蒋跃明、王瑛等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在碳汇、果蔬保鲜、枸杞、石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与地方开展产业化合作的进展情况。
张亚平充分肯定了华南植物园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华南植物园作为有传统优势和巨大潜力的植物园,不仅要在基础植物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取得研究重大成果,更要在国家需求和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成效,同时要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及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张亚平要求华南植物园要围绕三个重点突破,制订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考评机制,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完善重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围绕激励机制,调配有限的资源引导学科布局和技术集成体系建设,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他还强调指出,植物园与研究所不同,要做好定位,加强保护、科研、利用和科普功能,在国际上做出引领性的工作,全院各植物园也要在四类机构建设中,形成各有特色的植物园体系。他衷心祝愿华南植物园抓住发展机遇,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
随后,张亚平一行重点考察了华南植物园在院地产业化合作中颇具成效的石斛、兰花、功能蔬菜和檀香等育种基地。研究人员向张亚平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新品种培育及技术推广方面的最新进展。张亚平认真听取了介绍,不时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并对研究方向、成果转化、产业化合作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调研会现场
任海介绍近年来工作进展情况
周国逸研究员介绍科研进展
蒋跃明副主任介绍果蔬保鲜研究
王瑛研究员介绍枸杞产业化进展
张亚平(左2)一行调研育种基地
合影
。
-
华南植物园科普旅游荣获2015年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3月24日,广东省直机关妇工委对2015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三八”红旗集体以及省级“巾帼文明岗”的获奖者进行表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普旅游部被授予了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这是继2013年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后,再次受到省级的表彰。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奖牌。 3月24日,广东省直机关妇工委对2015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以及省级“巾帼文明岗”的获奖者进行表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普旅游部被授予了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这是继2013年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后,再次受到省级的表彰。
华南植物园科普旅游部共有39名职工,其中女同志33名,是一个女同志占绝大多数的部门,是部门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她们的辛勤耕耘下,华南植物园的科普旅游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已多次被授予国家、省、市、区等各级科普旅游教育基地称号以及荣誉奖励,为提升华南植物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奖牌
-
华南植物园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研讨会
12月30-31日,华南植物园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园职工、离退休协会成员及党支部委员、研究生会成员及党支部委员约360人参会,傅声雷和魏平副主任分别主持了开幕和闭幕大会。会上大家听取任海主任《关于园“十三五”规划及重点改革工作》 、魏平副主任《关于管理部门职能调整和中层干部岗位招聘实施方案》 (讨论稿) 、蒋跃明副主任《关于我园近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等三。经过1天半的研讨,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华南植物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大家要团结一致,凝心聚力,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推进我园“率先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实施。 12月30-31日,华南植物园召开“十三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园职工、离退休协会成员及党支部委员、研究生会成员及党支部委员约360人参会,傅声雷和魏平副主任分别主持了开幕和闭幕大会。会上大家听取任海主任《关于园“十三五”规划及重点改革工作》、魏平副主任《关于管理部门职能调整和中层干部岗位招聘实施方案》(讨论稿)、蒋跃明副主任《关于我园近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等三个报告,随后进行了分组讨论。讨论中大家重点围绕是否同意报告所述改革内容、改革的先后次序、“十三五”规划特别是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的可实现度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各小组召集人还向大会报告了讨论结果。最后任海主任作了总结讲话。经过1天半的研讨,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1、华南植物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大家要团结一致,凝心聚力,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推进我园“率先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实施。
2、“十三五”期间,华南植物园将致力于国家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的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着力发展果蔬采后品质、植被恢复与重建、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遗传改良等新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农业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在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植物保护在全球的主导作用,在国际上发展成为植物资源高效利用和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方面服务于国家农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研究机构之一以及世界植物园的引领者之一。
3、以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目标,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八个方面:通过党建与严格制度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创新文化;通过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的系统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调整科研组织结构,促重大成果产出;管理与支撑部门要进行定员定岗达到减员增效目标;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施所园一体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加强财务管理与民生保障提高职工幸福指数;通过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化工作。所有改革都会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双向)并走完民主程序,达成一致意见并完善方案后再实施,部分重要的改革内容还会咨询上级部门的意见。
大会现场
任海作《园“十三五”规划及重点改革工作》报告
魏平作《管理部门职能调整和中层干部岗位招聘实施方案》》报告
蒋跃明作《近5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
华南植物园召开党委和纪委换届大会
10月28日,华南植物园召开党委和纪委换届选举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六届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吴创之,副院长张福生,组织人教处处长夏群燕,及华南植物园党员共354人出席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党委书记任海代表党委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对本届党委在思想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统战、侨联、群团工作等进行了回顾,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目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届党委工作提出了建议。纪委书记魏平代表纪委作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纪委六年的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体会。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两个工作报告。
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吴创之肯定了本届党委和纪委在院、分院党组领导下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对下一届党委纪委提出了希望:一是要加强学习,深刻理解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将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率先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上来;二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与保证作用,积极探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局观及团结意识,抵制歪风邪气,大力弘扬正气;三是与行政班子一道,做好前瞻性工作,积极谋划好“十三五”规划,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研究所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广州分院副院长张福生宣读了《关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第七届党委纪委候选人的批复》。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华南植物园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按得票的多少为序,当选的党委委员为任海、周国逸、魏平、夏汉平、黄宏文、范德权、廖景平,当选的纪委委员为魏平、王瑞江、闫俊华、陈振焕、龚晓萍。
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雄壮的《国际歌》中结束。
大会现场
党委书记任海主持大会并作党委工作报告
纪委书记魏平作纪委工作报告
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吴创之同志讲话
党委委员邢福武主持选举大会
广州分院副院长张福生同志宣读分院党组批复文件
党员投票
总监票人莫汉坤同志向大会报告候选人得票情况
-
华南植物园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大会
7月1日,华南植物园召开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 。党委委员任海、周国逸、魏平、夏汉平、范德权及党员200余人参加大会。在奏响了雄壮的国歌之后,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随后刘华同志代表新党员发言。大会表彰了科研第二党支部和科研第三党支部等2个先进党支部,以及13名优秀共产党员和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他简要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以及白春礼院长在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中关于党建工作的主要精神,然后从7个方面报告了党委2014年的工作,介绍了2015年工作安排与上半年工作进展。 7月1日,华南植物园召开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党委委员任海、周国逸、魏平、夏汉平、范德权及党员200余人参加大会。
会议由副主任、纪委书记魏平主持。在奏响了雄壮的国歌之后,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随后刘华同志代表新党员发言。大会表彰了科研第二党支部和科研第三党支部等2个先进党支部,以及13名优秀共产党员和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刘勋成博士代表受表彰的优秀党员发言。党委同志还为朱先文、张文珍两位今年满50年党龄同志颁发了“南粤‘七一'纪念奖章”。
园主任、党委书记任海作主题报告。他简要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以及白春礼院长在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中关于党建工作的主要精神,然后从7个方面报告了党委2014年的工作,介绍了2015年工作安排与上半年工作进展,并指出了党建与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任海强调,未来两年园的中心工作是创建农业特色研究所,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通过“民主办园、人才强园、开放兴园”的方式实现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的目标。
大会现场
副主任、纪委书记魏平主持会议
新党员入党宣誓
党委委员与优秀党员合影
园主任、党委书记任海与“南粤‘七一'纪念奖章”获得者合影
任海作工作报告
-
华南植物园召开园主任任命宣布会议
6月29日,华南植物园召开园主任任命宣布会议,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詹文龙、人事局局长李和风,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吴创之、党组副书记周传忠,以及华南植物园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管理干部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等近1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创之主持。会上,李和风首先宣读了中国科学院任免文件(科发人任字〔 2015 〕 18号) :任海任华南植物园主任,免去黄宏文华南植物园主任职务(保留正局级待遇) 。黄宏文在发言中表示,感谢党和国家多年来的培养与关心,感谢华南植物园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全园职工的大力支持,离开领导岗位后将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并为园的发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任海同志发言。 6月29日,华南植物园召开园主任任命宣布会议,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詹文龙、人事局局长李和风,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吴创之、党组副书记周传忠,以及华南植物园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管理干部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等近1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创之主持。
会上,李和风首先宣读了中国科学院任免文件(科发人任字〔2015〕18号):任海任华南植物园主任,免去黄宏文华南植物园主任职务(保留正局级待遇)。詹文龙对黄宏文主任在过去20年为武汉植物园和华南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代表院党组向黄宏文颁发了荣誉证书。詹文龙向以任海为班长的华南植物园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一个能力突出、勤政务实、团结协作、风清气正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战略规划,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包括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促进“率先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和“一三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三是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黄宏文在发言中表示,感谢党和国家多年来的培养与关心,感谢华南植物园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全园职工的大力支持,离开领导岗位后将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并为园的发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任海发言时首先感谢中科院党组和全园职工的信任,他表示将按照上级党组的要求,加强学习,团结同事,努力工作,改革创新,清正廉洁,与领导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园职工为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争创特色研究所和实现“创新2020”目标而努力奋斗。
会议现场
吴创之同志主持会议
詹文龙副院长为黄宏文主任颁发荣誉证书
黄宏文同志发言
任海同志发言
-
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圣马可斯大学签署“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合作协议
5月22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圣马可斯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协议书在秘鲁总统府正式签署,正在秘鲁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和秘鲁总统乌马拉一起见证了签字仪式。华南植物园自2008年开始与秘鲁等南美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多次对亚马逊流域开展生物资源野外联合考察,并经过多次谈判逐步推进“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的筹备工作。双方代表在圣马可斯大学旧址进行预签仪式。 5月22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圣马可斯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协议书在秘鲁总统府正式签署,正在秘鲁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和秘鲁总统乌马拉一起见证了签字仪式。
华南植物园自2008年开始与秘鲁等南美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多次对亚马逊流域开展生物资源野外联合考察,并经过多次谈判逐步推进“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的筹备工作。2014年7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访问秘鲁期间,出席了华南植物园与圣马可斯大学关于建设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意向书。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术和科研等方面国际合作,正式签署了实验室合作协议书。
中国和秘鲁都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两国将通过“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的建设与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发掘和筛选优良的经济和农业植物资源。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两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发展,共同提升两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同时为促进两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做出积极贡献。
秘鲁总统府,李克强总理(中左)和秘鲁总统乌马拉(中右)见证签字仪式
双方代表在圣马可斯大学旧址进行预签仪式
-
王恩哥调研华南植物园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院士在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吴创之、院人事局董伟锋副局长等陪同下到华南植物园进行工作调研。华南植物园领导班子成员黄宏文、任海、魏平、傅声雷、蒋跃明及部分骨干科研人员参加调研。座谈会上,黄宏文详细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沿革、科研成果及研发体系、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院地合作及产业化、物种保护与科普、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情况与进展。他详细询问了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的国际合作、植物资源收集、筹建南美中心和科考站的情况,以及与贵州省黔西南共建“华南植物园经济植物育成中心”的最新进展,并重点就国际交流、院地合作等方面与植物园领导班子进行了交流。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院士在广州分院党组书记吴创之、院人事局董伟锋副局长等陪同下到华南植物园进行工作调研。华南植物园领导班子成员黄宏文、任海、魏平、傅声雷、蒋跃明及部分骨干科研人员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黄宏文详细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沿革、科研成果及研发体系、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院地合作及产业化、物种保护与科普、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情况与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华南植物园“一三五”规划实施和“率先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
王恩哥仔细听取了情况汇报,对华南植物园80多年来的跨越发展和重大贡献给予肯定。他详细询问了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的国际合作、植物资源收集、筹建南美中心和科考站的情况,以及与贵州省黔西南共建“华南植物园经济植物育成中心”的最新进展,并重点就国际交流、院地合作等方面与植物园领导班子进行了交流。他希望华南植物园以启动建设特色研究所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特色所建设和分类改革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座谈会后,王恩哥考察了华南植物园实施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培育方向的科研设施平台。在专业实验室里,区永祥博士及科研人员向王恩哥介绍了近期农业作物转基因研究、转基因精确叠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王恩哥认真听取汇报,不时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了解研究情况;公共实验室主任徐信兰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的历史、规模和为园内外科研单位做出的贡献,以及实施“一三五”规划以来实验室呈现出的快速发展趋势。王恩哥对华南植物园承担测试任务多、规范化管理的公共实验室给予了肯定。
王恩哥一行还参观了华南植物园展览温室群及各专类园区,并对优美的园区环境表示高度赞赏。
座谈交流现场
参观遗传改良研究中心实验室(王恩哥 右2)
参观公共实验室
参观展览温室群
温室合影